后疫情时代的物流业变革
Tim Scharwath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采访时对今年全球货运市场表示乐观,他认为物流业经历过诸多重大事件,对灾难、经济波动等承受力弹性很大,并不担心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而且,他指出事实上不同区域的需求正在按不同节奏恢复中。
COVID-19之后,不仅人们的身心需要修复,全球经济也需要恢复、重启。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带来了诸多地缘政治和经济的挑战,也引发了疫情重塑各行各业格局的顾虑。
近日,DHL全球货运首席执行官Tim Scharwath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采访时,传达出乐观的心态,他表示物流业经历过诸多重大事件,对灾难、经济波动等承受力弹性很大,他并不担心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而且,他指出事实上不同区域的需求正在按不同节奏恢复中,DHL会紧跟需求调整对策,比如5月19日推出了行业首个实现货运模式全覆盖的一站式数字化平台myDHLi。Tim Scharwath向记者透露,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后简称DPDHL)仍会坚持完成五年20亿欧元的数字化战略投资。
DPDHL做出这样的决定有底气。近日DPDHL集团刚刚交出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该集团收入增长0.9%至155亿欧元,所有五个业务板块在2020年第一季度均实现盈利。
疫情冲击有限
《21世纪》:COVID-19对经济影响很大,它对贵公司的业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看到了DPDHL的Q1财报数据,利润下滑很明显,不知道全球货运业务量和利润受到的冲击情况如何?
Tim Scharwath: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显著影响,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在2020年第一季度仍保持着盈利增长。收入增长0.9%,达15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EBIT)为5.92亿欧元。集团在调整了与疫情有关的收入负面影响(2.1亿欧元)以及第一季度集团调整StreetScooter策略而产生的负面影响(2.34亿欧元)后,营业利润约为10亿欧元。通过调整非经常性项目后,这一结果比去年高出约2亿欧元。
第一季度的下滑是因为中国“冰冻”了物流——在2月和3月的大部分时间——影响了我们的收入和业务量。如果对上一年确认的非经常性影响进行调整后,我们看到2020年与2019年相比有所增长。
《21世纪》:疫情对贵公司和其他物流公司都冲击颇大,您认为COVID-19的影响会持续多长时间?面对这个共同的挑战,贵公司准备采取哪些举措应对?这些举措,哪些是偏向于短期应对,哪些可能是长远考虑的?
Tim Scharwath:我没有一个魔法水晶球,告诉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预测今年、明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很难,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根据不同的季度制定不同的战略或者解决方案。
比如说我们制定的第一季度的策略是不适合第二季度的,因为第二季度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就像我们在中国看到的,第一季度中国整体货运量是下降的,但第二季度已经慢慢好起来了,同样的情况也是发生在北美和欧洲,第一季度它们没有太大影响,可第二季度目前处于比较差的情况,随着接下来欧洲和北美慢慢开放市场,相信欧美第二季度末以及第三季度情况也会慢慢好转。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节奏的复苏情况,我们怎么样反应?首先我们应该快速做出决策,同时保持有足够量的运力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正在努力为客户去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一定要让货运能够正常地运转起来。
但是我现在也无法预测,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是u型、v型还是w型的,很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在预测,我只是觉得有缓慢复苏的迹象,所以对于未来我们是持乐观的态度的,也相信接下来的业绩或者情况会越来越好。再说,我们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无法确定的情况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跟策略。
航空公司客改货难持续
《21世纪》:一些经济学家认为,COVID-19可能会带来地缘政治和经济动荡。你认为COVID-19对物流业的影响会深刻改变物流业吗?新的游戏规则会是什么样子?
Tim Scharwath:很难预测会发生什么,但有一件事我可以说,物流业已经习惯于应对困难的局面,例如2003年的“非典”,冰岛的火山爆发,日本的地震。路上总是有颠簸,但我们总是设法通过它。在货运行业,我们已经非常适应处理各种危机。
要想重塑物流业,改变货运业务并不容易,因为你需要当地的优秀人才,需要一个可靠的网络来处理任何情况。
国际贸易始终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发生什么,物流业始终有一线生机。物流人完全有能力应对任何变化。
《21世纪》:虽然中国市场在3月后有了复苏和反弹,但是除了医疗用品,来自欧美的其他品类需求并不高,相当多中国外贸企业感觉到寒意,这种情况是否反映在你们近两个月的业务量上?可否透露4月和5月初中国DGFF业务量情况?该如何觉察中国业务数据变化背后的寓意?
Tim Scharwath:我们不能透露4月和5月的数据,也不能提供国别细分信息。我只能说,中国的需求仍然很高。